近日,年仅19岁的少女小夏在贵州利美康外科医院接受隆鼻手术时意外身亡,引发各方关注。号称新三板“隆胸第一股”的涉事医院母公司利美康,7日宣布紧急停牌。1月9日下午,在贵阳市云岩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下,女孩家属与医院方面签署医疗纠纷调解协议书,由此该事件告一段落。
据新浪舆情通统计,自1月3日至9日期间,该事件全网信息量达11.4万条,其中微博占比高达83%。从信息走势来看,在该事件发生当天并未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月4日,有多家媒体发布相关报道使得该事件曝光于网络,该事件的相关报道通过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传播。直至1月7日,因贵阳官方通报此事,使该事件的全网信息量呈爆发式增长,当天共产生3.9万条信息,形成该事件的舆论峰值。除媒体对该事件持续跟踪报道外,微博网友@NancyLi201802 1月4日也在微博上梳理了该事件经过,这条微博经过多天发酵,截至9日已被转发2.1万次,对事件的网络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手术记录真实性成舆论质疑点
1月3日,小夏在妈妈的陪伴下选择了“贵阳本地最大的整形医院”利美康做隆鼻手术。当日下午1点,母亲看着小夏被推进了利美康医院的手术室,而再见到自己的女儿却是在7小时后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此时的小夏已被宣布死亡。1月4日中午,利美康在官微做出了声明,称“顾客夏某在手术后出现‘恶性高热’症状,我院考虑发生此次意外为麻醉并发症”。
利美康医生的手术记录显示,“13:09麻醉插管成功,17:24手术结束。患者于17时30分突然出现四肢强制痉挛”。据了解,恶性高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发病率极低,特效抢救药丹曲洛林的效果奇佳,可以将恶性高热的死亡率从90%降至10%。
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某外科医生提出了质疑,称如果真的是麻药引起的恶性高热,这个病来势汹汹,在没有对策抢救的情况下患者根本不可能坚持4个小时的手术。同时,她认为,手术记录中的血压低与高体温相矛盾,恶性高热由于肌肉痉挛,体温急剧升高,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因此,病历真实性存疑。与此同时,院方偷偷将病人转院的过程中并未告知家属,也引发了公众对病人死亡是否与医院抢救不力有关的质疑。
千亿医美市场背后:乱象频生 消费隐忧
近几年,国内医美行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整容”、“丰胸”、“微整形”、“轻医美”等热词频频亮相舆论场。颜值即是价值,据新浪舆情通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联合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美容行业传播热度分析报告》统计,41.2%网友希望通过美容或整形拥有良好的形象,29.7%进行自我形象提升获得更多工作机会,通过医疗手段变美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疗美容市场,距第二名巴西仅1%之差,未来3年增速领先全球,市场空间巨大。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已达920亿元。
然而,任何事物有A面就有B面,发展越是快,就可能存在乱象:假专家泛滥、价格暴利、医疗事故频发,医院擅自增加手术项目、更换医生;甚至篡改、销毁病历......
据新浪舆情通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联合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美容行业传播热度分析报告》统计,整形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是“手术失败”,热度指数达到1.92,远高于“医生资质”与“医院服务”。
全网呼吁加强医美行业监管
2010年,“超女”王贝在武汉中墺整形医院做整容手术时出现意外导致死亡,到如今的19岁女孩隆鼻失败致死,几乎每年都会爆出医美的意外事件,部分后果严重的医疗整容事故,甚至导致整容者死亡。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美容领域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来,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平均每年近两万起。
此事发生后,澎湃新闻发表《19岁女孩“隆鼻死”:美谁都爱手术刀不是谁都能拿》一文,表示“伴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扩张,监管必须跟上。从医美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到对整形机构的认证,到不留死角的常态化监管,都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保证医疗安全”。也有网友呼吁国家对医美行业严格监管,其中蓝V@全球儿童安全组织 发表评论称“如果监管赶不上市场急剧扩大的速度,就会有人被意外”。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整容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频发的美容医疗事故,加强医美行业监管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