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害怕数学,乃至长大后还对数学心有余悸。一说到“数学”这门学科,不仅孩子们头痛不已,很多家长也有扶额的冲动。应用题、立体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你都是怎么教你家儿子数学的?怎么能学得那么好?”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老师。儿子在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我当时就在想,如何学习数学对孩子来说才容易接受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增加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呢?
现在总结得出,儿子的数学成绩能那么好,这或许得益于小时候我就把送他去上海沃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综合型国际教育资讯桥平台Reach Out---锐桥教育学习新加坡数学。
在送孩子去学习新加坡数学之前,我就已经在网上了解到新加坡高质量的教材和独特的“CPA教学法”——已经被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而且新加坡数学相对国内数学来说,更重视孩子们学会解题的思路,注重对孩子数学意识的培养,而不是训练孩子做一些枯燥的头脑计算,只为了应付一次次的书面考试。
儿子的第一节数学课是Alvin老师负责教授,Alvin老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新加坡教授新加坡 PSLE (小学升学考试)数学和中学(新加坡剑桥 O 水准和 A 水准考试)数学,拥有数十年的一线国际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感,也就是所谓的“数学意识”。他会要求孩子通过画模型的方式“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这是国内数学从来没有的教学方式。平时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时,只要记不住公式,考试就要完蛋。但Alvin老师不主张孩子死记公式,而是教给他方法,让他自己学会如何去解题,培养他拥有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公式。
比如下面这道题:
买了3罐牛奶和7盒巧克力之后,布朗先生身上还剩下9美元,一罐牛奶10美元,一盒巧克力5美元,请问布朗先生刚开始带了多少钱?
Alvin老师通过教儿子建模来直观的列式计算:先画一个格子,表示牛奶的费用,3 × 10 = 30,牛奶花了30美元。再画一个格子,表示巧克力的费用,7 × 5 = 35,巧克力花了35美元。布朗先生买东西花了 30 + 35 = 65,总共花了65美元。身上还剩下9美元,加上花费的,他刚开始带了65 + 9 = 74,一共是74美元。
以前孩子就只会按部就班地套用公式,一旦题目有了创新和改动,就完全失去了自主的探索能力。但在Reach Out---锐桥教育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按照Alvin老师教给他的方法,通过建模把数学问题变得更好理解, 同一数学概念,他可以用不同角度解释,也学到多种解题思路和技巧,头脑更加灵活。
其实建模就和最开始教孩子数学启蒙时的方法一样,培养数感的时候,通过具体的教具,然后抽象到对应的数字上,使孩子更容易理解。我很庆幸从小就让孩子去接触新加坡数学,这对他现在能够独立思考,更加客观规律的看待事物,理性的进行决策有很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