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主页 > 服务项目 > 整形手术 > 吸脂塑身 > 面部吸脂 > 正文
快速咨询
1分钟快速解答
整形价格查询
免费查询真实价格
整形医院
整形哪家医院好
真实案例
真实反馈案例查询

上海交通大学“土味招生视频”爆红,网友:招生届的泥石流..

次阅读 2019-10-31
Alternate Text 在线咨询

来源 | 募格学术

编辑 | 学术君

最近到了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各大高校为了招生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各显神通。纷纷推出宣传片,介绍学校实力、校园美景、校园生活等。

比如像下面这样

宛若电影的质感

校园风光介绍

不可少的小哥哥小姐姐

不过这些,都只是常规操作,6月24日,一则“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视频”在网上热传,无论是文案还是画面,都让网友不禁感叹:“土味招生哪家强,上海交大在闵行”。

小募去看了下视频,堪称招生界的“泥石流”

让我们来一睹这“土味”宣传的风采……

视频一开头,就用渐变的字体和配色,让人梦回九十年代。

紧接着抛出令人深省的一问——本科技术哪家强?并自问自答道:上海交大在闵行!

然后画风一转,开始“自夸”:老牌名校,源于1896年,123年办学经验。

“美容美发、厨师、汽修、挖掘机”这些全球热门专业,我们

 

作为一家“高级技工学校”,上海交大还要在“专业生产复合型人才上面留一手”。

虽然我们没有挖掘机、美容、汽修。但我们有百台先进科研设备供学员练手啊!

最主要的是,学费最低仅收 250元!

250元,你买不了吃亏,250元,你买不了上当!

毕竟我们是“东方麻省理工”、211、985、全国双一流。

除了学术水平蜚声中外,宣传视频还贴心地考虑到了同学们的生活和娱乐问题:

“无论你考多少分,只决定你在哪家学校打游戏,在哪家学校收快递。”

那既然都是600多分,何不选择上海交大”?!

毕竟我们收快递真的 很!方!便!

当然了,交友问题也别担心。在这里,是交大女生最多的地方,这里是爱情萌芽的圣地……

视频还不忘拿出“闵大荒”的梗,调侃交大闵行校区距离交通大学站“仅20公里”

嗯,差不多走一天也能走到。

排名也很“稳定”,牢牢把握住了争当全国前三的十名候选位之一。

视频最后,告诉大家,想来上交大吗?自己去查电话……

看完后,小募只有一种冲动,现在倒回去高考还来得及吗?

我想上交大.....

附:上海交大“土味招生”视频

不过,据澎湃新闻24日晚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这段招生视频并非官方推出。校方也在关注视频制作者的信息,感谢网友们关心。

网友怎么看?

这段招生视频一出,立马爆红网络引起热议,对此,网友表示:

还有人直言,上海交大是我们想上就能上的嘛

看来大家皮这一下都很开心

6月2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 也在微博转发了这则“招生视频”,并喊话网友:别愣着了,赶紧报上海交大!

“非主流”招生宣传走红背后

大学管理者看懂了吗?

其实,早在这个视频之前,各大高校学生们自制的“招生海报”就曾在网上引起过热议。

和官方的严肃风格不同,学生们自制的招生海报,走出了一条“野路子”:他们将招生文案做成了表情包、小广告、游戏、小说等形式。

部分招生海报,图源:微博

中国青年报记者朱昌俊认为,在评价这一现象时,有两种极端化倾向值得注意。

一方面,我们不宜过于夸大这种创新式招生文案的实际效果。当前部分高校的招生压力增大是事实,在招生时能够以更被“新生代”所接受的风格展现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也是一种恰当的自我营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报考什么学校,最终是由个人分数、专业偏好、学校的学科能力以及城市等综合因素共同决定的,不太可能仅仅根据招生广告就选择一所学校。另外,仅就创意来说,一些形式和表达其实也在不断被“模仿”,很多不乏有被“玩坏”的观感,其真实的“传播效应”和“创造性”也未必有那么强。

另一方面,这并不是说在招生上不需要“努力”和创新。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由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所“贡献”的招生文案,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表达”。他们在帮助自己的大学在舆论场中寻找存在感的同时,也在展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形象。这类在毕业季竞相出炉的招生海报、影像,既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既面向高考生,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延伸。比如,当前不少大学都有自己的另类“花名”,尽管这其中充满着调侃乃至“自黑”,却是学生对于母校认同感、归属感的体现,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母校只有自己才能骂”。

在这些调侃中,校方可以看到学生心目中大学的真实形象。包括它所面临的不足,以及学生最期待改变的地方,像一些海报直言学校“偶尔停水停电”。再比如,招生场景中所展现出的无厘头、戏谑风乃至吐槽风,应当有更深刻的反映。高校管理者应该明白,只要学校提供足够的空间,大学生的创新、创意以及表达的欲望是无穷的。

所以,面对每年招生季上演的大学另类招生创意比拼大战,既不必从所谓品味高低的维度作机械评价,也不宜过于拔高其创造性。褪去特定语境下的“表演”色彩,大学生日常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才更值得关注。 

你怎么看这种“非主流”的招生宣传呢?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

部分来源于:微博、中国青年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整形168咨询整形师
立刻了解适合自身的变美方案
免费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