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唇筋与哭筋
唇筋夹着口唇,即沿口唇外缘的一周。哭筋位于下唇的下方,在承浆穴到地仓穴的连线上。由于下唇筋与哭筋部分重叠,因此推哭筋的时侯二者可同时用手法理顺。
(1)推上唇筋:分别用双手食指先按揉鼻孔前缘,待感觉柔软后,用双手拇指分别自人中穴推至地仓穴。一共推6次。

图片发自简书App
(2)顺哭筋:用双手食指分别自两侧承浆穴推至对应的地仓穴。一共推12次。

图片发自简书App
(3)翻哭筋:以右侧为例,左手食指压在右侧承浆穴(位于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右手食指推哭筋到极至的位置,并向后翻。若翻次后感觉手下无翻筋感,即可停止;若无明显感觉,可翻哭筋3次。请注意,这是牵引仔手法,目的是将经筋的位置归正,即使没有发生哭筋错位,也不用担心因力量过大或方向错误而造成经筋错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2.推笑筋:以右侧为例,左手食指压住右侧嘴角,右手食指沿着右侧笑筋推至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处,按之有凹陷,即咀嚼时咬肌隆起的最高点),指下有推动物体移动的感觉,速度要慢。一共推3~6次,以指下推动感消失为最佳。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推鼻唇筋:双手食指自鼻根与内眼角间的凹陷处,向鼻翼延长线方向推至仓穴(位于口角外侧,向上直对瞳孔),上下来回推动20下。若感觉面筋肌肉弹性降低,有僵硬感,可先用食指按压瞳孔直下方的延长线与面筋交点2分钟,再按照上述方法推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