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做完整整一个月了,很多朋友留言催更,我来啦~
一、搞错的流程
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出院时,值班医生告诉我,手术按照周期正常约就行。我以为还是和之前一样,去门诊挂普通号开住院单,提前三四天打电话预约床位。
打完预约电话第二天,就接到了医院电话,告诉我床位预约仅限化疗,手术需要主治医生来安排。具体流程是,门诊挂主治医生的专家号,带好最近一次核磁检查结果,做术前评估,然后安排入院手术。
好吧~咱也没经验,不知道这个流程。挂掉电话赶紧去挂号,可是疫情期间门诊大量停诊,我的主治医生段大夫一周内没有出诊安排。接下来的几天每天盯紧挂号平台,终于在6天之后挂上了之后一周的号。
二、术前评估
2019年4月20号,周一上午,准时带上核磁报告去门诊。
段大夫看了看报告,又摸了摸肿块,说化疗效果不错,肿块缩小很明显,手已经摸不到了。但报告上有一个描述“多发环形强化结节,部分较前新发,部分强化方式改变”。段大夫表示环形结节的概念第一次见,当即给影像科主任打了电话询问,不巧对方正在开会,让段大夫发我的名字过去,会后看一下回复。于是,段大夫让我到诊室门口等一会儿,得到答复后再继续聊。
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吧,段大夫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叫我进去。挂掉电话第一句话就告诉我,恐怕做不了保乳,要全切。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每次核磁报告都显示肿瘤在变小,最后都小到0.8*0.9*0.8cm了,竟然还是保不住乳房。
之前也看过全切后的图片,大部分是乳头乳晕一起切掉的。所以我特意问了一下,乳头乳晕是不是也要切掉,稍微欣慰一点的是,段大夫说可以保留。
因为比较年轻,段大夫询问了我是否有意愿重建,重建的话,在安排手术时需要提前预留更长时间。时间关系,重建的事情没有多聊,我可以先考虑一下,入院后再定。
三、入院
段大夫告诉我手术预计排在两周后,没想到两天后,也就是4月22号,就接到医院电话,通知手术提前,26号办理入院,27号手术。
疫情期间入院条件严苛,过程非常坎坷,后面单独写一篇记录吧~
四、术前谈话
办完手续,已经将近中午十二点。刘倩大夫把我叫到办公室,沟通手术方案。不同各有利弊,需要自己权衡决定。
保乳手术
利:外形好
弊:新发结节不确定性质,有风险
2. 全切
利:外形缺失
利:确保可见的肿瘤细胞切除干净
刘大夫询问了我对重建的了解。门诊术前评估后,我特意去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有两种重建方式:
(1)自体重建:取背部或下腹部的皮瓣进行重建,创伤很大,据说伤口会有20-30厘米,但还原度高。
(2)假体重建:用硅胶假体进行重建,创伤小,但质地偏硬,而且硅胶有寿命,以后需要取出。
刘大夫直接告诉我,不建议自体重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至于假体重建,需要先放置扩张器,每月打盐水,等扩充到和对侧一样大小时,再次手术取出扩张器、植入假体。为什么不直接放假体,要先放扩张器呢?因为假体不是直接放在乳房皮肤下面,而是放在胸大肌后面,不然会跑,扩张器要先把胸大肌一点点撑开。
还有,重建属于美容手术,所有费用全部自费。假体费用2-3万,手术费用5万左右。
虽然之前查了资料,有了心理准备和倾向,但了解更多的信息后,需要重新权衡利弊做决定,还是会纠结。
我问刘大夫能不能给我点儿时间考虑一下,刘大夫同意了,但时间不能太多,因为手术前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否则来不及。我看了一下眼墙上的表,当时是十二点二十,我说一点钟给答复。
五、手术方案
入院前,家人对手术方案都表达了各自的意见。其中权衡利弊、逻辑分析最清晰的要属老弟。回到病房,第一时间给老弟打了视频电话,共享了从医生那了解到的新信息。
然后,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做了决定:
1. 保命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排除有风险的保乳,选择全切。
2. 排除创伤太大的自体重建。
3. 现在就剩下不重建和假体重建了,二选一。靠优势劣势对比,打成平手,还是很难抉择。我们换了个思路:各自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发生有没有补救措施?
不重建:最坏结果是丑得不能接受,可以日后重建补救,多做一次手术。
假体重建:最坏结果是身体排异感染、假体破裂,需要手术取出。
考虑到目前的身体状态,最终决定先不重建,因为有后悔的余地。
挂了电话,正好一点。拉开病房门准备去医生办公室,看到刘大夫也过来找我了,我们就在走廊上敲定了手术方案:全切、保留乳头乳晕、不重建。
六、手术当天
我的手术排在上午第一个。我定了六点半的闹铃,打算早点起床洗澡。没想到刚起床护士就来了,要给我扎滞留针和输液,说手术床来接之前需要输完两瓶液。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才勉强给了我五分钟快速冲个澡。
七点半左右液输完了,就等着手术床来接了。左等右等也不来,八点多护士交班时,得知我被调到第二个了。好吧,继续玩着手机坐等。
将近10点,手术床终于来了~有了上一次手术的经历,这次完全不紧张。手术过程全麻,啥也不知道。苏醒后,出手术室回病房的时间是下午1:15.
回到病房,管床医生和护士合作给我裹了加压绷带,并把两个引流瓶装进了小布包里,嘱咐我不要压到。
伤口一点儿也不疼。
躺了六个小时后,终于可以起床活动了,需要稍微弓着腰,怕抻着伤口。
关于这次手术,就先记录这么多吧~
手术本身并不可怕,前期的抉择真的是纠结~